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停車場 (第13集)

「好的停車格設計」

在日本發現一個立體停車場的停車格是將地面分隔線畫在接近輪胎的位置(如下圖),用二條分隔線確保緊鄰的二輛車之間有適當的距離可以打開車門。
在台灣住宅社區中,停車格通常是長方形的實線,並無類似上述的停車格線設計。長方形實線這個設計的優點是停車格邊界的確定。如果可以在長方形實線的內側增加二條虛線(如下圖)來引導停車時車輪的位置,就可以兼有二者之長。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80、20原則

就一戶住宅中,各種功能區域(玄關、客廳、廚房、書房、臥室……)各應該佔多大比重?這個議題和人生的其他議題一樣,並沒有大多數人喜歡的標準答案。

筆者喜歡用「8020原則」來思考這個問題。首先,用20%原則排除用不太到的功能區域。一年有365天,20%等於73天。如果一個功能區域一年用不到73天,就放棄該功能區域。

舉例來說,建設公司/室內裝潢設計師常喜歡設和室、孝親房。依20%原則,如果預期一年只用個幾天,筆者是會完全不設置和室、孝親房。又例如,建設公司/室內裝潢設計師常會設主人用書房,如果主人幾乎不會用到,還不如將面積留給正在求學期間的子女。

當然,這仍舊是個選擇的問題,如你認為一定要留一個房間給一年只會來住三、五天的親友(不論是長輩、同輩、或晚輩),那就留吧!筆者的意見並非神諭、聖裁!

接下來思考符合20%原則(一年用73天以上)的功能區域。通常一住宅中各功能區域的使用頻率一定互異,試著將使用各功能區域的時間及人數按照多寡列表。

假設一戶住宅住有四人,爸爸為一般上班族,媽媽為家管,二個子女均為學生。住宅中各功能區域的使用時間及人數可能如下表:

 
按人數計算的
使用時間
使用人數
主臥室
13.0
1~2
房間一
11.0
1
房間二
11.0
1
客廳
5.0
1~4
餐廳
4.5
1~4
主臥浴室/廁所
3.6
1~2
廚房
3.5
1
第二浴室/廁所
2.8
1~2

上表產生後,並非簡單的按照使用時間的多少來分配各功能區域的比重。上表提供一個思考的起點而已,還要再加入各戶的文化、氣氛、成員的特殊狀況、偏好一起考量。

例如,子女二人平均一日都用房間11小時;但其中一人為籃球校隊中鋒,身高190公分,體型壯碩,床的面積也較大,是否要給他較大面積的房間?

又例如,客廳雖一天有5小時的使用時間,但平均一人一天只用一小時,而且時段大多不重疊,是否要如一般建設公司的做法留個超大的客廳?

當然,有些功能區域是可以重疊使用的。例如,美國電視劇「White Collar」,劇中男主角的住處就是用一張簡單的大木桌,將客廳、餐廳、一部分的廚房、繪畫工作室、一部分的書房全部重疊在一起。

筆者也曾在網路上看到有一位媽媽利用大餐桌,將一部分的廚房、子女的書桌、客廳、媽媽的書桌都重疊在一起。因地或因事制宜,變化的巧妙存乎一心。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有關於建材知識的優質網站

有關於室內裝潢的各種建材專門知識,筆者強力推薦由「姥姥」所主持的「小院、關於家的設計」網站



筆者曾受惠於「小院、關於家的設計」網站的前身「一桌四椅」網站所記載的各項建材知識。其中有少數建材項目筆者也曾獨立下功夫去研究,所得到的結論與「姥姥」在網站上寫的內容相同。筆者因而可以確認「姥姥」是真的「下苦功」,而且「說實話」。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廚房 (第3集)

「保留安置垃圾桶、廚餘桶的缺口」

幾乎所有的室內設計人員(含櫥櫃設計人員)都將垃圾桶、廚餘桶放在櫥櫃內。這種作法當然比較好看,如果讀者可以接受,那就可以跳過這一章節。
筆者偏好將垃圾桶、廚餘桶放在櫥櫃之外(如上圖/左下角的紅色圓圈處)。廚房的垃圾對很多大大小小的昆蟲而言,是美味的大餐。筆者的經驗,櫥櫃門是擋不住昆蟲的。如昆蟲們在吃飯之餘,在櫥櫃中上廁所,或是生兒育女,總是會對人類造成額外的困擾。所以廚房能有一角落不要做滿櫥櫃,讓垃圾桶、廚餘桶有個安身立命之處所,也吸引昆蟲們遠離櫥櫃可能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廚房 (第2集)

「順序對,使用起來就會順」

一般來說,料理工作的順序是:買菜回家→工作檯面→冰箱→工作檯面→洗滌槽→工作檯面→瓦斯爐→工作檯面。

清洗碗盤的順序是:工作檯面→洗滌槽→烘乾機(或洗碗烘乾機) →碗盤櫥櫃。
按照這個順序安排廚房內的物品(如上圖)不至於出大錯。另外,注意二點:

1.   瓦斯爐的位置盡量不要靠近廚房門(如有)、後陽台門(從廚房經過的情況)、或冰箱(如可能的話)。理由很簡單,只要有門的地方,即便很小的氣流都可以吹歪爐火,甚至吹熄爐火。冰箱是屬於冷的地方,瓦斯爐是屬於熱的地方,二者放在一起會降低冰箱的用電效率。

2. 廚房門、後陽台門、冰箱門、櫥櫃門盡量不要「門打門」(一個門的開啟會妨礙另一個門的開啟)

廚房 (第1集)

「如家中每日開伙,廚房面積宜大一點」

筆者的看屋經驗,大約有六成的房屋,如家中每日開伙,廚房面積略嫌小。廚房面積不足則料理工作的檯面不足,做菜的人使用起來不順暢。

廚房面積略嫌不足,多半仍導因於「大客廳」、「大主臥」的售屋手法佔據了過多可用空間。如住戶不開伙,或很少開伙,自然無需考慮廚房的面積。

廚房主要有接近正方形的樣式,以及長條形的樣式二種。究竟多少面積才夠?不妨以工作檯面的長度來思考。較理想的狀況,工作檯面長500公分,這部分包含瓦斯爐、洗滌槽、洗菜、切菜及其他各種料理工作所需的空間。

另有180公分來安置電鍋、烤箱、微波爐、烤麵包機、或其他會用到的廚房小家電。這部分可以雙層擺設。

理想的面積=(500x66)+(180x50)+(680x90走道)+(69x66冰箱)=107,754平方公分=10.78平方公尺=3.25

這種面積尺寸在中等或小面積住宅通常是達不到。如讀者於購買預售屋,或舊成屋而有機會重新規劃廚房,再加上每日開伙,這時就值得慎重思考此一議題。當然,如現實環境不允許,有點折扣是可以接受的。

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臥室、置衣間 (第9集)

「窗戶型式以實際通風面積大者為佳,容易清洗者為佳」

新成屋因涉及建設公司的保固期間問題,即便不滿意窗戶,多數人暫時不會去更改窗戶。過保固期的舊成屋才比較會有人去更改窗戶型式。預售屋則要和建設公司協商,有的建設公司只要住戶不更改窗戶的長與寬,可以彈性調整窗戶樣式。有的建設公司堅持所有窗戶都要長的一樣,也就沒有修改空間。

窗戶型式目前較常見的有四種。最傳統的(如下圖)型式為四片窗(面積較小者為二片窗)。這種窗戶型式的實際通風面積比50%略少一點,大約為40%左右(窗框及開窗極限)。這種窗通常都可全部向室內拆下清洗。
第二種通常稱為「景觀窗」(如下圖)。中央有一大片玻璃牆(不可動),二側各有一個窄窗可通風。這種窗戶型式的實際通風面積大約為30%左右(窗框)。要注意有些窄窗基於安全理由只能開30~60度,遇此情況通風效果更差。這種窗,站在室內通常洗不到中央區,二側窄窗當然洗不到。
第三種是第一、二種窗的混合體(如下圖)。中央有一片玻璃牆大約占33%面積(不可動),二側各有一個正常窗可通風(朝中央推開)。這種窗戶型式的實際通風面積大約為33%左右(窗框及開窗極限)。這種窗二側窗可向室內拆下清洗,中央玻璃不大,也容易清洗。
第四種是第二種窗的變形體(如下圖)。中央有一片玻璃牆大約占33%面積(不可動),二側各有一個正常窗可通風(朝外推開60)。這種窗戶型式的實際通風面積大約為60%左右(窗框)。這種窗,站在室內可以洗到中央區,二側窗則當然洗不到。
如有機會可以選擇,通風面積大的窗戶型式優先考慮。理由很簡單:大通風口可以關小,小通風口絕對開不大。

如有機會可以選擇,容易清洗者的窗戶型式優先考慮。若你完全不在意窗戶乾淨與否,那就只要考慮通風面積大小。